霍山黄大茶,又称皖西黄大茶!

2023-08-04

中国茶叶泰斗陈椽在《安徽茶经》记述:黄茶产地较主阔,浙江的平阳、东阳,霍山、岳西、金寨、六安及湖北英山出产黄大茶,台湾也有黄茶生产,其中以霍山县黄大茶为最著名,产量最多。

  中国茶叶泰斗陈椽在《安徽茶经》记述:黄茶产地较主阔,浙江的平阳、东阳,霍山、岳西、金寨、六安及湖北英山出产黄大茶,台湾也有黄茶生产,其中以霍山县黄大茶为最著名,产量最多。

  霍山黄大茶的历史发展

  明代许次纾《茶疏》记述:"天下名山,必产灵草。大江以北,霍山县茶生最多,名品也振于南(方);山陕人皆用之。南方谓其能消垢腻,去积滞,亦甚宝爱。顾彼山中不善制造,就于食铛大薪炒焙,未及出釜,业已焦枯,讵堪用哉。兼以竹造区筒乘热便贮,虽有缘枝紫笋,辄就萎黄,仅供下食,奚堪品斗。"这篇著作记载了黄大茶的源产地地,销售市场,生产器具,贮存包装,药用功能等作了系统的论述,特别是这被记载的工艺与现时黄大茶的制法,大致吻合。焦味和闷黄,正是黄大茶的本质特征。

  清代乾隆四十一年(1776)的《霍山县志》里记载:"茶,本山货属,以茶为冠。其品之最上者日银针,次日雀舌,又次日梅花片,白兰花头日松萝。"

  霍山黄大茶的产地

  1、产地分布

  霍山黄大茶又称皖西黄大茶,是我国名茶,产自安徽霍山、金寨、六安、岳西等地,其中以霍山县火化坪,漫水河,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的品质最佳。

  2、生长环境

  霍山县位于安徽西部、大别山腹地、淮河一级支流淠河上游,距省城合肥120公里,105国道和商景高速南北穿境,318、209省道东西贯通,大革命时期为鄂豫皖红色区域中心。县域面积2043平方公里,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一分田,一分道路和庄园,人口37万,辖16个乡镇、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、125个村、17个社区,是一个集山区、库区、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。其中以霍山县佛子岭水库上游大化坪、漫水河及诸佛庵等地所产的黄大茶品质最佳,这里的海拔高度在400m以上,山高云雾多,雨量充沛,空气湿度大,植被覆盖率实现76%以上,土壤疏松,土质肥沃,PH值左右,生态条件较好,适合茶树生长。

  霍山黄大茶的品质特征

  叶大、梗长、黄色黄汤香高耐泡,饮之有消垢腻、去积滞之作用。又有着浓裂的老火香(俗称锅耙香)。著名的品类有安徽的霍山黄大茶、广东的大叶青等。霍山黄大茶外形梗壮叶肥,叶片成条,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,梗叶金黄显褐,色泽油润,茶汤颜色深黄显褐,叶底黄中显褐,滋味浓厚醇和,有着高嫩的焦香。黄大茶大枝大叶的外形在中国诸多茶类中少见,已成为消费者判定黄大茶品质好坏的标准。

  此外,霍山黄大茶富含茶多酚、氨基酸、维生素、多糖、矿物及纤维素等有利成分,在调理消化系统,防护心脑血管,抗氧化、防衰老,抗癌防癌等方面有着积极功效。另外,黄茶还有醒神醒脑、敌烟醒酒、排毒祛毒和消炎杀菌等功效。

  黄茶有芽茶与叶茶之分,对新梢芽叶有不同要求:除黄大茶要求有1芽4、5叶新梢外,其余的黄茶都有对芽叶要求“细嫩、新鲜、匀齐、纯净”的共同点。黄茶的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,其制作过程为:杀青、揉捻、闷黄、干燥(揉捻不是黄茶必不可少的工艺)。其中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,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,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,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,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。

  更多黄茶的茶叶知识大全,欢迎访问茶宝网。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,如果文章中所涉及的图片或者文字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确认后第一时间进行删除!

霍山黄大茶,又称皖西黄大茶!

最新百科

2023-07-04 171
2023-07-04 186
2023-07-04 183
2023-07-04 186